重庆回兴街道:贴心对待群众 为经济发展创造平安环境
“说说我们的街道好干部。”
当18家中央媒体在回兴街道集中采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推门进来。这位婆婆姓向,是在三年前迁入回兴街道辖区的。如今,她有一家经营得风生水起的餐厅,两年时间收回了近20万元的投资。
向婆婆说,三年前迁入回兴街道时,家里两个儿子无事可做,终日打麻将浪费光阴。她想到大儿子以前学过厨师,于是想到就近开一家餐厅。于是,她找到回兴街道党工委陈方兰书记,陈书记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开业后,生意很好。现在两个儿子都在餐厅里做事,每月领工资。这次听说中央媒体来采访宣传回兴街道,她便自发前来。
街道人员结构复杂不好管
听完向婆婆的介绍,回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方兰向记者介绍了回兴街道的大致情况。回兴街道属于两路主城区,辖区面积30.8平方公里,有10个社区居委会,实有居住人口近30万人。10年前这里不过是个贫困的农业乡,人口仅1.9万,而现在回兴已由大农村发展成为大城区。
但回兴在城市化加速期过程中,各种新矛盾、问题层出不穷。问题多,不好管!针对这些困难,回兴街道党工委、办理处及时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回兴的稳定平安,为回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启动民心工程关爱农转非困难人员
解决就业问题是化解矛盾的首要方式,石盘河村五社的村民周华其是2002年农转非人员。以前他是蔬菜种植大户、养鱼专业户,失去土地进入城市后,他没了用武之地,这让他非常苦闷彷徨。街道领导闻讯后,立即前往他处,耐心开导他,给他出主意、想办法,最后联系到石船镇租用土地1200亩,让他发挥一技之长。
但他又苦于无创业启动资金,街道再次伸出援手,给了12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一台旋耕机。经过艰苦创业,他已建成集种养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基地,年产值500万元。周华其致富不忘乡亲,回到家乡带领50名农转非人员一同发家致富。
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就业问题。三年来,回兴街道对12838人进行了焊接、缝纫、装修、烹饪等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91%的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关心刑释人员消除不稳定因素
回兴街道人员结构复杂,是辖区不稳定因素的首因。陈方兰书记介绍,去年一名刑释人员坐牢12年后出狱,但回到社会后,妻子已与他离婚,儿子不认他,用人单位不要,他找不到归属感,对社会有强烈的敌视心理。
闻讯后,陈方兰主动找到他,先对他能恢复自由表示祝贺,随后又关心地对他说,“你如果真有困难,我也不会不管你,谁叫你是我辖区居民。”第一次听到有人将自己认同为辖区居民,这名刑释人员相当感动。陈方兰劝他说,如果你还要继续做出伤害家人和社会的事,你孩子如何成家。到时你孩子也仇恨社会,步你后尘,到时你连后人都没有了,一席话说得此人连连点头。
随后,陈方兰带着他四处找工作。当听到陈方兰对一名企业老总说:“这人是我的亲戚,你无论如何要给他一个工作”时,这名刑释人员当场感动得失声痛哭。如今这名刑释人员工作顺心,家人也接受他,一家人其乐融融。
贴心对待群众,政府工作好开展
让群众有归属感,当属环境改造工程的功劳。回兴街道对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按照休闲、生态、靓丽、扩容、增绿、健身等一体的标准,对小区进行了科学布局,整体打造成为宜居小区。
焕燃一新的小区环境凝聚了人心,如回兴宝圣东路、西路、南路是农转非人员居住地,农贸市场乱搭乱建情况严重,过去拆违,群众不配合不支持。这次通过街道办实事,老百姓有了家园的归属感,千余户农贸市场违法搭建者在短期内实现了100%的自拆。
2009年,街道的双湖路社区荣获了“全国文明社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