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他山之石

安徽法援步入“法律援助+信息化”时代

2015-06-01 14:49:47

    “家门口就能申请法律援助,真方便。”安徽省岳西县中关乡中关村胡某玲说。在中关乡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登录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用读卡器读取身份信息、录入选择申请事项、扫描上传身份证、困难证明等材料后,县法援中心很快完成审查审批,并指派律师全程代理,最后帮助胡某玲从包工头那里讨回3300元的工钱。

  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自司法部在全国推广使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以来,安徽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法律援助机构全部联网,从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审查指派、结案归档,到经费发放,全流程网上办理和流转,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运作、联网运行的法律援助信息网络,大大缩短了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时空距离,为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们还将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嵌入到省司法厅建设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之中,纳入到省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列为政府主要公共服务事项之一。”安徽省司法厅厅长洪禹候说,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操作、办案活动网上监督、办案质量网上评估,让法律援助服务更加标准、有质量。

  在谈到法律援助信息化应用前后变化时,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晓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接到当事人法律援助申请后,要将申请资料报送到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审查,有的乡镇离城区50多公里,报送案件来回就要一天。从接受申请到中心审查,再到提供援助,最少也要一个星期时间。而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受援人申请及相关材料即时录入系统传送至区中心,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审查、批准与指派程序,效率提升了,也免去了当事人奔波之苦。”

  “法律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基层困难群众,他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一般都偏弱。信息化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时空距离,既能方便困难群众,又能提高效能,降低法援成本。”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夏月星说,为了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安徽省广泛推行了“互联网+实体窗口”的服务形式,即信息化应用手段与村居遍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相互补充。

  近年来,在建立和巩固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安徽省司法行政机关在村居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1.7万个,基本实现“一村一点、一居一点”,覆盖全省的法律援助服务组织网络初步形成,信息网络得以加速延伸。此外,安徽省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还与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关联应用,数据互换;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定期收集更新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数据。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填写信息时,只需将身份证放入读卡器,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中轻点“数据库比对”图标即可知其是否为库内人员。库内人员申请法律援助,可直接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简化了当事人的申请手续。

  据统计,安徽省法律援助案件量近年来连年攀升,2010年到2014年间,安徽省法律援助受援人数量从2.7万人扩大到7.2万人,年均增加33%。全省批准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从2010年的2.4万件增加到2014年的6.6万件,年均增加35%。每万人获得法律援助案件量达9.61件。

  “我们还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的形式,相继开发了网上服务大厅、移动端服务平台和‘12348’法律服务专线等多元手段,让法律援助服务更加便捷。”安徽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工作处处长倪永生说,以安徽司法微博、微信为旗舰,安徽各市法律援助中心普遍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安徽法律援助“微”服务群。如果遇到法律问题或者需要法律帮助,手指轻轻触摸手机屏,给微博微信公众号留个言,即可将法律诉求准确传递到法律援助机构。

  据了解,安徽省16个市都已全部开通“12348”免费法律援助咨询热线。热线硬件配置、软件安装和技术规范都是按照省司法厅统一要求,以地市为单位覆盖所属各县区。各地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语音呼叫平台和查询系统,配有专职接线员登记和转接电话,安排律师轮流值班解答公众问题,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主办单位:安徽省广德县政法委
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环境浏览效果最佳

皖公网安备 34182202000028号